*文案的价值:Indra Sinha写的好,文案的文字力量给千百万人看并造成改变,这是个重责大任,不是只在乎奖跟钱。人生过短,不必为你真正不喜欢的人、不真正相信的产品和理念工作。(@@,这句话我怎么听起来很有感觉。)
*诚实的撰文,就有可信的广告:这一点被无数人提到,真诚能带 来热情的感染力。
*成为人性的学生:John Stingley形容他所遇见过的每一位伟大的创意人,他们对于曾经接触过的各种潮流、人格和文化类型都深感兴趣,着迷于人类处境、看人永不厌倦。
*文案工作就是发现的历程,「写」是最后一个步骤:
*以工作时程看,会先沈淀简报浮出重点、找数据深研,再一次沈淀,最后才是动笔。我看到比喻最好的是Alfredo Marcantonio描述的:「我用我祖母作杂菜汤的方法写文章,我把所有能够找到的有趣佐料都丢进汤内,然后慢慢熬让汤汁浓缩。刚开始汤看起来稀薄不怎样,不过只要持续搅拌,最后就能煮出浓稠的汤。」
*点子不是坐着拼命就可以想出。除了本身生活历练外,还需要下功夫研究。
*有时候,不一定清楚到底要寻找什么?漫无目的乱逛、乱看,多一点刺激原,有时候突然某个东西的刺激引发了解决此问题的想法
*研究该类别产品的故事:譬如汽车产品就是六种故事,速度、经济、机件、风格、环保、驾驭。研究同一类别之所有广告,了解各种说法,同时也要了解自己竞争者已经用了那些说法,继而挑战自己想出不同的。
*想好起头结尾整体架构,再动笔以免迷路。
*切勿「写」,要想象「对话」:
*自己的脑袋先分裂两种人「你代表的品牌」以及「你要跟谁说」:像演戏一样,内化这两种人的想法跟情绪。
*藉者笔,想象你想要影响的人就坐在你对面,你跟他交谈,写他想要听的。为什么要这样做?因为读者才会感觉:「这个广告懂我」「我可以相信它一点。」
*需记得自己代表哪个品牌说话,很多文案一直强调找对语调、语气、态度、风格、说话方式,但是不能放进自己的特征(就也是一般写作能力跟专业文案的差异,前者个人特征很容易辨识)。
*写文案不是告知、博君一笑,而是争取对方同意某个观点。
*写完之后,用你设计出来的腔调大声念广告,修掉不顺处。
*文案是具有高度视觉:
*(坦白说这一点很让我讶异,非从事创意工作的我,总是觉得广告里面视觉的部分好像就是要ART帮忙。)但是这个概念「文案是具有高度视觉的」,说明了Copywriter本身就需具备视觉想象思考能力,而很多文案的工作习惯是一边涂鸦一边写。
*平面广告是创造出一幅能够有力传递提议的图像,即使平面广告形式上只有两种选择:以文字为主?或是以图片为主(任何一半一半的东西都很混);全都是字的广告本身也是一幅图像。
*好就是棒的敌人:我读到很多人描述他将为某句花好几个小时、一个标题写100次、整份长文案草稿写20次、觉得很满意的东西再裁减三分之一……探索各种表达这个概念的方式。最好的文案不一定是写作能力最佳的,却一定是标准最高的。Indra Sinha描述的很传神:「三更半夜偷偷到楼下看写好的东西,在凌晨三点时,所有的缺陷都跑出来瞪着你,你最珍贵的片段读起来虚伪可怕。」
*简化再简化:Luke Sullivan说的好,让「简化」成为你制作广告各阶段的口头禅。当我们看到得奖广告时,通常很简单,让我们误以为作来轻易。
*定位策略简单,让它变成一个形容词:譬如Volvo安全、Porsches快速。
*广告目标简单:斜着敲打不进去钉子。
*版面简单:优雅来自拒绝。
*字愈少愈好:少写双关语、优雅句子、形容词、改写陈腔滥调、不用聪明的文字游戏、不要模仿别人风格,而是直接了当的用最少的字、最简单的字写重点。当有人跟你说:「我不了解你在写什么」的时候,不要试图解释,就是重写。
*不守规则:一旦遵守规则时,思考会变成机械式。概念的产生是种沉默孤独的守望,伟大的想法非常不其然的偶一出现,不是按造某种步骤原则得来。
*为你的点子拼命:伟大的点子没人喜欢,它们很原创,因为它不寻常,因此令人害怕。所以平庸的广告可以一路过关,而伟大的点子总是遇上一百零一万的理由不应刊登。最后,要在能维护好创意的公司工作、遇到对的工作伙伴,好创意才会被护航;所以有一个文案建议:找不到这样的公司,就自己开一家。